咨询热线 

024-7989719

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中心

研究发现:增加骨密度最好的运动,竟然不是跑步和走路?是什么?
日期:2025-09-10    来源:玩加电竞

每年,中国有超过68万例因为骨头松了导致的髋部骨折。

这个事情的背后,是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事实:骨头里的东西从35岁就开始变少,40岁以后男女都一样,流失得更快。

主要锻炼的

你可能还没骨折,但腰酸背痛和身高变矮,驼背,可能就是骨头密度在下降。

分钟以上, 折的危险

一个大问题是,很多人只晓得晒太阳、喝牛奶、多走路。但骨头需要“刺激”才会变结实。

这种刺激,是肌肉用力产生的。骨头不是一块死物,它会根据受到的压力去改变自己。当压力足够,它就会开始修复和增加自己的密度。

走路和跑步,对骨头的这种压力很小。研究说,快走对老年女性屁股那块骨头的密度,改善作用不大。

什么才是真正的“增骨运动”?

它叫抗阻训练,也就是力量练习。就是让肌肉主动使劲,骨头跟着受力,这样才能让骨组织开始重建。肌肉越结实,骨头就越硬。

2022年官方发布的《中国骨质疏松症防治指南》就明确说了,抗阻运动对骨头密度的提升,比单纯的有氧运动效果要好。这个指南建议每周做2到3次抗阻训练,每次30分钟以上。

这不一定非要去健身房。在家里拿着矿泉水瓶练胳膊、靠着墙做蹲起、用弹力带拉伸,都算数。

你每天走一万步,对心脏和肺有好处,但对骨头密度的帮助,远没有每周两次力量练习来得直接。

光练也不行,骨头还要吃好。运动是“刺激”,营养就是“材料”。

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推荐,大人每天要摄入800毫克钙,50岁以上的人要增加到1000毫克。一杯牛奶的钙只有250毫克左右,如果不吃豆制品和绿叶菜,就很容易不够。

更重要的是,吃进去的钙要能被身体用掉。缺维生素D、蛋白质不够,都会让补的钙白白流失。抗阻训练、足量的钙、维生素D,这三样东西少一个都不行。

跑步反而可能让骨头受损?

对骨密度已经低的人来说,长时间高强度跑步,会造成骨头裂开,这叫应力性骨折。特别是中老年女性,身体里雌激素变少,骨头本来就脆,高强度的冲击会让骨头更容易出问题。

女性屁股那, 足量的钙, 骨组织开始

所以有的研究认为,慢跑可以当个辅助,但不能是骨质疏松的人主要锻炼的方式。

产生的

真正有用的练法,其实很简单。比如靠着墙深蹲,每天3组,每组15次。或者用弹力带练背,可以减少驼背。还有提着重物上楼梯,可以锻炼腿的承重能力。

骨头密度低,摔倒后骨折的概率是普通人的3到5倍。而髋部骨折,是让老年人残疾甚至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。骨折后躺在床上,肌肉会变少,消化会变差,整个人的身体机能都会快速下降。

抗阻训练才是激活骨头的开关。别等骨头出事了才想起来,多练一组深蹲,就少一次骨折的危险。